色差儀在豬肉色澤檢測方面的應用
用顏色差異儀將標準肉色板(日本制)的6個色級進行了測定,統計分析6個色級的L*、a*、b*、C和H*值的變化規律。以肉眼對照肉色板評定法和色差儀(Colorimeter)評定法對準豬(HH)、蘇淮白豬(75%大約克豬+25%新淮豬,SHB)、大約克豬×淮豬(YH)、長白豬×淮豬(LH)、長·大(DLY)洋三元豬等5個品種(系)或雜交組合共計23頭豬進行了宰后肉色評定,將兩種測定方法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。結果表明,b*值在肉色的評定中參考意義較??;在個體肉色相差較小時如在(3.0~3.5分之間),色差儀評定法與肉眼對照評定法豬肉肉色的評定結果不一致;當個體肉色相差較大時,這兩種方法的評定結構(基本一致。
傳統(Tradition)的豬肉肉色評定方法(method)是采用肉眼對照肉色板評分,以**后肋骨處的背景**長肌橫斷面(又稱眼?。樵u定部位。用標準肉色板于宰后1~2h在白天正常(normal)光照評定。標準肉色板為5~6個色級(日本標準為6個色級,美**標準為5個色級),1~2級色淡(PSE肉),3~4級正常,5~6級色深(DFD肉)。這種評價方法主觀性較強,同一塊肉樣,不同的人檢測,結果可能相差0.5~1個色級。另外,在不同的光線條件(tiáo jiàn)下檢測,結果相差也較大??傊?,將肉色分為5~6個級別,僅憑肉眼鑒別,導致(cause)檢測的結果較為粗糙,可信度較低,有必要改進檢測方法。
采用色差儀(Colorimeter)測定肉色具有數據精準(Precision)度高、客觀性強、操作方便(等優點,值得推廣。本實驗(experiment)利用色差儀和肉色板兩種方法(method)同時進行豬肉肉色評定,分析二者之間相互關系及差異,為豬肉肉色評定實際應用提供參考。
實驗方法顏色差異儀測定(Assessment)肉色板
采用色差儀對肉色板中的6個色級進行測定(Assessment),每個色級測定10次,記錄(jì lù)所測的L*、a*、b*值,進行統計分析(Analyse),確定6個色級的L*、a*、b*值的平均值(The average value)和標準(biāo zhǔn)差。然后根據換算公式得出H值,然后根據L*、a*、b*、C和H 值變化范圍來判斷豬肉肉質問題(Emerson)。
肉色測定(Assessment)對照試驗
按統一標準進行屠宰和肉色評定。宰后1~2h內,用肉色板和色差儀評定新鮮肉樣肉色。肉色板評分是在白天室外光線充足時(但避免強光直射),用肉眼將**后肋骨處的背**長肌橫斷面與標準肉色板對比打分,**值0.5分。色差儀測定方法是將色差儀鏡頭(Lens)垂直置于**后肋骨處的背**長橫斷面上測定,鏡口緊括肉面(不能漏光),每個樣品測定5~8次,要求有意識地將測量位置均勻(jūn yún)分布于眼肌橫切面,記錄(jì lù)L*、a*、b*值,依換算公式計算出色度(Chroma)C和色調角H值,然后將結果(result)數據用SPSS軟件統計分析。
以上為色差儀在豬肉色澤檢測上的應用介紹,希望可以提供相關行業(industry)使用者一些參考借鑒。測色儀廣泛應用于塑膠、印刷、油漆油墨、紡織服裝等行業的顏色管理**域,根據CIE色空間的Lab,Lch原理,測量顯示出樣品與被測樣品的色差以及,反射率等數據。
- 上一篇:色差儀在注塑行業中的優越表現
- 下一篇:色差和白度是如何定義的